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版

2024年内蒙古科普大讲堂第30期--33期在乌兰察布市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1-10 00:00 文章来源:

内蒙古科普大讲堂盟市行活动于11月4日-5日在乌兰察布市举办,内蒙古科技馆特邀清华大学老科协科普讲解团团员国连杰研究员在乌兰察布科技馆以及中小学校开展了4期专题讲座。

(集宁区文化小学)图片来源:乌兰察布科技馆

11月4日上午,内蒙古科普大讲堂第30期《火山的故事》,在集宁区文化小学开展。讲座从同学们身边的乌兰察布乌兰哈达古火山引入,激发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火山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又会喷发?国老师用视频把岩浆、气体、山灰咆哮喷涌而出的景象展现给大家,当讲到奇葩的火山,喷冰块、喷硫磺、喷“金银财宝”的火山;温柔的泥火山、“会走”的火山……,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火山虽然给人类带来危害,但也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比火山更危险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威胁着地球,国老师最后倡议同学们要从点滴做起,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园。

     11月4日下午、11月5日下午,内蒙古科普大讲堂第31期、32期《塑造地球的力量: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在乌兰察布科技馆、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开展,由国连杰老师主讲。讲座开始,国老师从科学家魏格纳偶然间在观察地图时做出的猜想,到科学家们艰苦卓绝的求证,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贡献,开启了同学们的思考。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七大洲和四大洋,而只有一块超级“盘古大陆”和广阔的“泛大洋”,后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超大陆解体、分离、漂移,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在地幔热对流的驱动下,我们脚下看似“纹丝不动”的岩石圈板块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它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碰撞、分离、对冲、挤压、滑动等一系列地质过程,塑造了地球面貌,雕琢着陆地、海洋、高山、峡谷等地质景观,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海陆变迁。“在压力允许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上限是多少度?”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兴趣,扩充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

(乌兰察布科技馆)图片来源:乌兰察布科技馆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图片来源:科技交流部

11月5日上午,内蒙古科普大讲堂第33期《掉到地上的小星星:陨石的故事》走进察哈尔右翼前旗北八小学。有些调皮的小星星会造访我们的家园,如果掉到地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陨石,讲座开始,国老师拿出一些石头让同学们辨别哪个是陨石,激发起了大家的兴趣,紧接着,大家通过视频与讲解,了解了在距离我们几亿千米和数十亿千米的黝黑的太空数百万颗小星星围绕太阳旋转,它们和地球等八大行星等一样,都有着相同悠久的远古历史。它们会威胁地球安全,毁灭生命,但也可能给地球带来水和形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每一陨石都是一本穿越时空的无字天书,根据它们携带的密码,科学家可以揭开太阳系形成的奥秘,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察哈尔右翼前旗北八小学)图片来源:科技交流部

地质科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经过为期2天的讲座,国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了火山、陨石、大陆板块漂移等丰富的内容,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科学的兴趣,丰富了课本外的知识。本次科普大讲堂盟市行活动由乌兰察布科技馆承办,共计600名学生聆听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