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进”服务“双减”内蒙古科技馆 馆校结合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 (2024年第277期)
发布时间:2024-12-19 09:57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馆展览教育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教育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激发青少年创造力、培养其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响应这一时代要求,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12月6日,内蒙古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开展“双进”服务“双减”内蒙古科技馆馆校结合活动,带去了科学课《琥珀之旅》和《骨骼与肌肉》。
科学课《琥珀之旅》的课堂上,科技辅导员直入主题,带领学生们了解琥珀的形成: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遇伤后,分泌树脂、硬化、埋藏,形成了琥珀。紧接着开展了有趣的互动体验——制作琥珀。学生们在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用烧杯按比例调配滴胶,充分搅拌,将滴胶慢慢地、均匀地倒入硅胶磨具中,然后选择各自喜欢的干花进行装饰点缀,最后再封上一层滴胶,等自然晾干脱模后,一块块精美的“琥珀”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们对有趣的制作过程和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感到十分新鲜和开心!
人体有多少块骨头呢?成人的骨头和儿童的骨头数量一样吗?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学生们根据科技辅导员的提示开始计算起来……他们沉浸在生物学的魅力当中,通过观察骨骼模型,他们惊叹于人体结构的复杂与精妙。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暗箱,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学生们通过一系列的体验、观察活动和制作肌肉骨骼运动模型,发现身体在工作中需要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感受到了人体的精密与和谐之美。
无论是穿越时空,探寻琥珀的奥秘,还是探索身体的“暗箱”,都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会,感悟生命的美好。此次“双进”服务“双减”馆校结合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对生命的热爱。今后,内蒙古科技馆将持续与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和馆校共建,共同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科技馆也将继续开展更多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的科学课程,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肖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