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双进”服务“双减”内蒙古科技馆馆校结合活动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2025年第34期)

发布时间:2025-03-27 11:26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馆展览教育部

3月21日,内蒙古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开展《风力发电》与《声音的奥秘》主题科学课程。课堂以趣味互动和动手实践为特色,通过风力模型搭建、声波可视化等互动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流体力学与声学原理,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科学思维与探索热情。

“风真的能发电吗?”课程开始,科技辅导员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实验环节,学生们分组动手组装简易风力发电机模型,用微型风扇模拟自然风,观察扇叶转动带动电机发电、点亮LED灯的过程。随着风扇风力档位调高,灯光亮度逐渐增强,学生们兴奋地记录实验现象:“风力越大,发电量越多!”接着,科技辅导员设置“扇叶改造挑战赛”,学生们使用不同形状的扇叶,测试其转动效率。当学生将扇叶调整为流线型曲面时,电机转速显著提升。学生们在实验结束后总结道:“原来扇叶形状像飞机机翼,能减少阻力!。”

在《声音的奥秘》课堂上,科技辅导员以“看得见的声音”切入主题。通过轻轻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的实验证明声音真的在振动!随后,“声波成像仪”制作环节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通过自主搭建基于光杠杆原理的声波成像装置,将机械振动转化为可视光纹,实现对声波波长、波峰等特征的定量观测。这种跨学科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描绘声音的波形,使得声音能被看得见。当橡皮筋的震颤化作可视光纹,当声波的轨迹跃然眼前,科学不是在实验室的精密仪器里,而是在青少年的指尖跃动。

内蒙古科技馆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开发更多科学课程,为青少年搭建通往科学世界的桥梁,助力“双减”政策下的素质教育创新,让创新的嫩芽在北疆大地破土而生。(郭玉婷  影:刘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