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版

内蒙古科技馆2025年第52期科学素质提升 “五进”行动走进呼和浩特青少年活动中心(总第261期)

发布时间:2025-04-30 10:15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馆展览教育部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4月26日,内蒙古科技馆与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推出主题活动,通过“科学实验秀+跨学科课程+环保实践”的创新模式,引导青少年在声学探秘中感知自然韵律,在沉浸式实践中厚植环保理念。活动吸引30余名青少年报名参与,为“世界地球日”注入科学活力。

 

 活动以内蒙古科技馆科学实验秀《隐形大力士》开场,趣味十足的表演瞬间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在《隐形大力士》中,科技辅导员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为切入点,以经典物理问题“大气压强”为主线,结合充满趣味性的“乒乓机关枪”“保龄球悬浮术”等科学实验,展示大气压强的奇妙力量,带领观众一同探索科学奥秘。在“乒乓机关枪”实验中,乒乓球在气压的作用下快速射出,令观众惊叹不已;“保龄球悬浮术”实验则让观众亲眼目睹了大气压强如何将沉重的保龄球悬浮在空中,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

随后进入“有声有色的自然界”课程环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引导学员辨别风声、雨声、鸟鸣等 10 余种自然音效,以及拇指琴、竹笛等乐器。通过听觉体验与乐器实操,将物理学科 “音色、音调、响度” 三要素生动展现。

最后,内蒙古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们带来的科学实验秀《嘿,你听得到吗》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摸得见的声音”中,观众了解到声带振动发声的原理;“听得见的声音”让观众感受到各种不同寻常的发声物品,如蝉鸣器、海螺号角等;“看得见的声音”借助音叉和乒乓球等道具,将声音的振动现象具象化;最后的“创意声音”环节,科技辅导员用生活中的锅碗瓢盆创作出独特的曲子,同时还为观众讲解了其中涉及的音色、音调等原理,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了声音这一奇妙自然现象。

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利用提供的乐器自由组合,依据简谱完成 “有声有色的自然界” 乐器合奏,充分践行 STEAM 教育理念。此外,学生还动手拼装劳动手工 “排箫”,在实践中深化对声音的理解。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他们不仅全神贯注地观察每一个实验步骤,还积极举手提问,争相与表演人员互动。这种积极的参与不仅彰显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也充分证明了本次活动的成功与吸引力。

从大气压强的“隐形力量”到自然之音的“有声守护”,本次联合主题活动以科学为纽带,串联起青少年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对生态文明的思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今后,内蒙古科技馆将以更丰富的载体、更鲜活的形式,让科学知识走出展馆、走进生活,为青少年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助力青少年成长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未来公民。(李春晔 摄影:永梅)